0%

Hello, world

其实这是一篇流水账

为什么有这个博客

八月份做了一套完整的安卓程序, 包括 app, 后台. 期间查了许多资料, 学习到很多新东西, 但也发现了一些细节如果不及时记下来会很快遗忘的, 遂萌生了写博客的想法.

MarkDown

写博客首先就需要一个写作工具, office? 得了吧, 太难用了. 在网上搜着搜着出来了很多推荐 MarkDown 的, 这东西其实在上 Python 公选课的时候老师是讲过并推荐过的, 只是当时没在意.

MarkDown 维基介绍:

Markdown是一种轻量级标记语言,创始人为约翰·格鲁伯(英语:John Gruber)。它允许人们“使用易读易写的纯文本格式编写文档,然后转换成有效的XHTML(或者HTML)文档”。这种语言吸收了很多在电子邮件中已有的纯文本标记的特性

这个语言的目的是希望大家使用“易于阅读、易于撰写的纯文字格式,并选择性的转换成有效的XHTML(或是HTML)”。 其中最重要的设计是可读性,也就是说这个语言应该要能直接在字面上的被阅读,而不用被一些格式化指令标记(像是RTF与HTML)。

嗯, 看起来很合我意, 于是就下了几个 MarkDown 编写工具进行尝试, 最终选择了 Typora, 因为它既能实时在同页面上显示效果, 又非常轻量, 用起来就是比其他的舒服.

Typora 示图

在敲了一篇 MarkDown 使用教程后对 MarkDown 的语法也有了基本的了解, 真的是注重内容, 而不是版式, 在写博客这方面比 Office 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MarkDown, 就决定是你了.

本地博客? 博客网站?

就像前面所说的, 记笔记就是为了让自己不会忘记一些知识或操作上的小细节, 所以如果经常在一个电脑上工作的话, 那么本地博客也不是不可以. 但如果能存在网上那么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岂不是更好, 而且放到网上也就不用怕电脑故障导致数据丢失什么的( 如果放腾讯云丢了 数据说不定还能讹个几十万2333 )

于是开始找博客网站, 尝试了 wordpress, blogger, flicker, 都各有优缺点, 就是不够完美. 像 wordpress 对 markdown 的部分逻辑图 的支持就不是很好, 而 blogger 则是 tap 键不是空四格, 而是跳到同页面的下一个组件上, 这就非常不爽了呀. flicker 不是很合我胃口. 继续找了半天, 网上不是推荐用以上几种 blog, 就是推荐自己搭博客, 难道真的要自己搭一个?

搭建个人博客网站

正好昨天( 9月1号 ), 杭懒黑蛋要来山里找麻辣烫要 key, 赶紧抱大腿.在黑蛋大佬的介绍下入坑了 hexo 这个博客框架. 但他只教我怎么安装环境, 创建第一个 hello_world 并预览后, 毕竟他用国内的 CDN, 需要备案. 但这对我来说太麻烦了. 于是又开始了网上撸教程之路.

然后发现可以通过

  1. 申请免费域名
  2. 在 github 上新建仓库用来存放 hexo 生成的静态博客信息
  3. 将申请到的域名解析到 github.io 上

这样不就能曲线救国了嘛~

于是经过昨晚和今早的捣鼓, 终于搞出来这个博客网站, 还是挺开心的~

此致, 完结.

再次感谢造轮子的各位大佬, 杭懒特工黑蛋